<主旨>

「台灣地震損失評估系統-TELES」乃結合自然、工程與人文資料庫,研發跨領域震損評估模式,以因應不同實務應用需求之軟體;可協助各級政府與公、民營事業單位進行震災境況模擬及早期損失評估,並據以研擬減災、應變和風險管理對策,達耐震安全與永續家園的目標。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每年均舉辦「台灣地震損失評估系統」講習會,一方面推廣運用震災境況模擬技術,一方面收集使用需求與經驗之回饋,作為未來系統發展的參考。 講題包括:(1) 2018年花蓮地震的省思:藉由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和今年花蓮地震的勘災經驗,包含強地動分析、地質災害調查、建築物、橋梁和自來水系統之震害調查等,深入探討可能的致災原因和重要的地震防減災課題。(2) 2018年花蓮地震及日本北海道地震地工勘災說明:隨地質條件差異,不同地區因地震而造成的地工災害類型截然不同,其勘災經驗可作為各級政府或事業單位之防災規劃參考。(3)急救責任醫院緊急供電系統耐震易損性研究:為確保在大地震後仍能持續緊急醫療任務,除說明非結構系統的耐震評估與補強技術外,也探討合作醫院之緊急供電系統的調查成果、功能性系統之耐震易損性等,未來將逐步建立急救責任醫院之地震風險評估系統。(4)自來水系統的地震風險評估與減災對策:專為台灣地區自來水系統客製化的地震損失評估軟體(Twater)已日趨成熟,透過高雄地區自來水系統的應用案例介紹,瞭解其可獲得的量化評估結果,並合理地詮釋及應用於風險管理。 (5)震災境況模擬技術的回顧與展望:回顧九二一地震後台灣在震災境況模擬技術的研發成果,及未來面臨的挑戰和發展的趨勢。(6)因應地震情境模擬與災損推估—擬定災害防救議題與對策的探討:針對地震情境模擬應用範圍與限制、災損推估的議題與災害防救的重點項目分析、業務計畫與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修訂原則,以及公私部門強化防災的能量盤點等四個構面為主軸,進行探討與分享,並期待災害防救能量的提升與落實推動。
 
   
NCREE | 個資宣告
 
©2005-2025 Powered by CWM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