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災害乃發生率低但後果極嚴重的天然災害,因人事時地物的變遷,必須仰賴震災境況模擬技術探討未來強震後可能面臨的災害規模和分布,藉以協助中央與地方政府、公民營事業單位等研擬減災、應變和風險管理的因應對策。本次講習會將分享近年的勘災經驗,也介紹地震風險評估的研發現況與未來發展。
(1)防災與社區韌性—分佈式模擬與跨領域相依性研究:介紹地震影響下考慮維生管線相依性的系統韌性分析,並藉由分享過去參與跨學科研究之經驗,討論在結構工程、風險評估、施工管理、智能系統、社區永續和韌性等領域的發展機會。(2)街廓單元之建築物震損評估:介紹國震中心研發之最新版建築物地震損失評估系統(Tgbs),並說明以街廓作為震損評估單元的資料統計、案例分析和未來應用領域等。(3)維生管線系統地震風險評估:探討維生管線系統在面臨地震災害威脅下的四個風險評估課題,包含暴險分析、災損推估、量化風險與效能評估等,分別介紹基本原理與評估實例。(4)利用「OpenQuake」評估地震危害及災損:介紹非營利國際組織Global Earthquake Model Foundation所開發之OpenQuake,可提供機率式與定值式分析,分別估計未來可能面臨的整體地震風險,或單一地震事件可能造成的災損。(5)臺南震災緊急醫療應變:說明成功大學及附設醫院歷年震後援助救災而獲得的經驗,包含建立醫療管理制度、加強呼吸系統保護及救援受困傷患樣態等。(6)救援道路規劃-以新北市為例:整合救援道路規劃原則、學術理論與防災需求,彙整交通路網、建築物、人口、防災據點等基礎資料,發展適用的救援道路規劃工具。(7)想定地震災害之查詢與操作運用:運用國震中心研發之台灣地震損失模擬資訊網,查詢六大都會區在想定地震下可能的災害潛勢、建築物損害、人員傷亡、救災避難資源需求…等評估結果,並進行加值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