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災害是台灣居民所面臨最可怕的天然災害之一。經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勘查研究, 美國、日本、台灣近年來相繼發生強烈地震,如加州北嶺地震、神戶地震、集集地震等,由於震源接近都會區,造成極大的人命傷亡與社會經濟損失。美國和日本等科技先進的國家,平時對地震和地震工程的研究不遺餘力,對結構耐震設計與施工品質的要求均堪稱世界一流,然而地震過後仍有許多建築物與橋梁倒塌。探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地震具有許多的不確定性,無充分預警時間供人員疏散或進行結構物的臨時補強。台灣地區的活動斷層幾乎遍佈全島;因此,台灣地區各個角落皆面臨地震的威脅。工業化與都市化的結果,各項公共工程、科技產業眾多,且人口分布日趨集中,一旦在都會區附近發生大規模地震將可能導致極嚴重後果。針對無時無刻不飽受地震威脅的台灣,如何妥善因應、分散、甚至控制地震所引致的風險,乃現今全民所關心的課題。
為精確推估地震可能引致的後果,如各地地表震動的強度、土壤發生液化的可能性、建築物倒塌的數量與分布、橋梁損壞的狀態、人員傷亡的數量與分布、地震引致的直接或間接經濟損失…等,震災境況模擬技術乃逐漸發展成熟。換言之,震災境況模擬即是根據地震的震源參數、各地地質條件和工程結構物特性,推估地震可能引致的災害規模和分布。輸入的震源參數可包含地震規模、震央位置、震源深度、發生時間以及活動斷層的特性,如斷層種類、開裂方向、斷層面傾角、長度與寬度等。各地地質條件又可包含土壤類別、液化敏感程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等。評估的工程結構物可包含一般建築物、橋梁、學校、醫院、地下維生管線等。利用最新的評估模式和經審慎校正的分析參數,當已知震源參數的地震發生時,可推估地震引致的災害潛勢、損害、傷亡或損失的數量和分布
台灣地震損失評估系統,簡稱TELES,英文全名為Taiwan Earthquake Loss Estimation System,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近年來致力開發的一套「震災境況模擬軟體」,可有效評估地震潛在的危險程度與可能引致的災難和損失,應用在政府的防救災業務和民間企業的風險評估與管理上。根據TELES模擬的結果,可提供各縣市政府研擬防震減災的對策,如規劃救災人員和機具的數量、醫療的設施和病床數、臨時避難所的數量和分布、民生必需品的庫存和調度機制、自來水、瓦斯和電力系統的緊急搶修策略和人力物料的調度…等。透過早期損失評估模組,在震後可提供即時的災損推估數據,作為緊急應變的決策參考。結合地震危害度分析理論,可推估不同地區或設施所承受的地震風險,協助擬訂合理的地震保險費率或耐震補強策略…等。

TELES的分析架構可詳見上圖,大致分為地震災害潛勢分析模組、工程結構物損害評估模組、地震引致二次災害評估模組、和社會經濟損失評估模組等。如圖中箭號所示,各模組間彼此相關,某些模組的輸出資料可作為其它模組的輸入資料。為提高實用性,各分析模組所用的參數值與資料庫內容,可隨使用者經費與人力多寡提供不同程度的分析精度。
各模組依評估的對象又可細分為若干個次模組。每一模組或次模組的輸入和輸出若能定義清楚,某些模組的輸出可作為其它模組的輸入,則分析流程和軟體架構可以模組化設計理念來實現。為便利未來更新應用軟體以增加或修改既有功能, TELES的軟體架構也採物件導向的程式語言撰寫,並採用模組化設計使軟體架構與分析架構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