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議主旨為增加兩岸地震工程青年學者學術交流活動,彼此能分享兩岸在 地震工程領域之研究成果與實質之學術合作計畫。透過本會議組織定期舉辦一次 之研討會活動,來瞭解海峽兩岸年輕學者之研究內容,共同來努力克服地震工程 方面之各項研究難題。本次會議另項一大特色,與第六屆 BEM 計算力學會議共 同主辦,將詳細介紹 BEM 方法在地震工程領域應用與發展。  
  為增加兩岸地震工程青年學者學術交流活動,彼此能分享兩岸在地震工程領域之研究成果與進行實質之學術合作計畫,並有效降低兩岸人民於震災所遭受之生命財產損失及社會經濟衝擊,藉由研討會邀集許多大陸學者與資深教授與會,與臺灣傑出專家學者面對面進行地震工程研究及實務學術科技交流,並發表雙方最新的研究成果。會議起源自2010年,由兩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提議,發起「海峽兩岸地震工程青年學者研討會」。  
  第一屆會議於2010年10月20日與21日臺灣、台北,主辦單位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舉辦,共同協辦單位則有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中華顧問工程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與浙江大學及清華大學等單位。本次會議中臺灣資深學者與青年學者方面(15所大學,35位學者),參與單位有臺灣大學、中央大學、成功大學、高雄大學、中原大學、臺北科技大學、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屏東科技大學、臺中技術學院及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中華顧問工程司、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等學校與研究單位。而中國大陸方面(7所大學,24位學者),則邀請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及天津大學等學校之資深學者與年輕學者共同參與。除此之外,本次研討會更特別邀請潤泰集團尹桁樑 總裁與美國休斯頓大學(University of Houston, Houston, TX, USA) Thomas T. C. Hsu 教授,於本次會議中進行專題演講共59場次。

PPT.cc縮圖服務
第一屆海峽兩岸地震工程青年學者研討會合照


第二屆海峽兩岸地震工程青年學者研討會於2012年8月9日至10日在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舉行如圖1所示,本次會議由土木工程學會、中國工程院、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防震減災工程技術推廣委員會、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主辦,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寒區低碳建築開發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共同承辦。地震工程青年學者研討會,是由海峽兩岸土木工程學研頂尖單位共同組成,中國方面主要有哈爾濱工業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等代表,台灣方面主要有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台灣大學、台北科大、交通大學及高雄第一科大等代表,每兩年舉辦一次研討會,進行學術成果報告,可促進海峽兩岸防震減災工程之學術研究交流,並有利於防震減災技術之推廣應用。除參加會議外,本代表團將參訪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與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如圖2所示,了解中國目前地震工程研究發展方向。

PPT.cc縮圖服務
第二屆海峽兩岸地震工程青年學者研討會合照


第三屆海峽兩岸地震工程青年學者研討會,由北京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辦,日期為2014年10月20日~23日,會議地點位於北京清華大學附近北京西郊賓館。台灣學者參與人數共20人,共有八個學術單位參與,分別為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台灣大學、台灣科技大學、中央大學、台北科技大學、海洋大學、台中科技大學、中原大學等。大陸參與學者人數共63人,共有十三學術單位參與,分別為同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學、廣州大學、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第三屆海峽兩岸地震工程青年學者研討會合照。本次會議參觀清華大學、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北京工業大學、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等四個重點實驗室。清華大學實驗設備有大型千斤頂加載裝置,可進行RC牆與梁柱接頭實驗,在實驗室外面保存清華大學最早進行大型建築物實驗試體。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雍有5m x 5m振動台實驗設備,及大型反力牆等實驗設備,及大型風洞實驗設備。最後參訪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實驗設備包括各類大型千斤頂加載裝置,以及地震預警設備實驗室,及新建中大型多振動台實驗設備。

PPT.cc縮圖服務
第三屆海峽兩岸地震工程青年學者研討會合照
 
   
NCREE | 個資宣告
 
©2005-2025 Powered by CWM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