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九二一地震以降,台灣經歷多次震災,今年9月花東連續兩天發生強震,國人再度關心地震災害的威脅。本年度講習會回顧與前瞻並重,回顧部分,本中心與中研院及國內多所大學的研究人員與教授,最近合著出版新書《巨震創生: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細述臺灣地震災害、科學工程研究、重建復原、防災體系的歷程及發展,值得推介。前瞻部分,則包含今年花東強震勘災與台灣地震損失評估系統(TELES)的新進展。講習會規劃如下:
首先為講題「2022年台東關山與池上地震的觀察與省思」,提這次花東震災的第一手調查資訊與震害檢討。其次,針對前述新書的重點內容,以「震災風險分析從社會脆弱度到制度韌性」、「九二一震災對台灣災防制度韌性的影響」、「從地震危害度到易損性淺談台灣震害經驗」、「建築物震害與防治對策」、「地震預警與智慧防災應用」等五個講題,分享自九二一震災以來,我國關於風險分析、災防制度、震害經驗、建築耐震、智慧預警等五個面向的發展歷程及實務進展,說明我國在災害防救領域,已然有實質的蛻變與進化。第三,為講題「從震害研究到新版耐震設計規範修訂」,以深入淺出方式,就今年6月發布、10月生效的最新版《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介紹新修訂條文及其緣由。最後是TELES研發新進展,以講題「震災境況模擬在風險管理的應用與發展現況」、「地震動預估模式在廣域震損評估的應用與檢討」,分別說明以Open GIS程式庫為基礎的新版TELES,包含資料庫、評估模式和軟體功能的精進,以及地震動預估模式的內涵,包含不同模式的特色與評估結果差異比較,這些新進展符合強韌台灣防災規劃與產險業風險管理的應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