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鋼結構建築常採用由四片鋼板組合之箱型柱,此箱型柱與梁構件之接合為傳遞梁端彎矩,箱型柱內一般配置內橫隔板以傳遞梁翼板打應變硬化的拉力。國內鋼結構工程實務大多採用日本開發之SESNET工法進行箱型柱內橫隔板的電熱熔渣銲接(ESW),因該工法為自動銲接,銲接效率高,普遍獲得國內鋼構廠的青睞,鋼構業界也期待能將內橫隔版的四邊與箱型柱的四面均能採用ESW,取代現行兩面ESW兩面人工銲接的施作方式,以縮短銲接時間。國內相關研究自1990年即發現,箱型柱內橫隔板之ESW銲接於施作時,容易造成銲道偏移,進而導致該梁柱接合的脆性破壞,近年來國內在此相關的研究也發現,箱型柱含ESW銲道之梁柱接合脆性破壞並非僅與銲道偏斜有關,包括該銲道的力學特性、銲道的檢測方法、銲道與其熱影區的衝擊韌性、及WPS的適用性等,大多問題已逐步釐清,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本研討會也邀請長期從事此領域研究的日本專家參與研討,一同為國內箱型柱內橫隔板採四面電熔渣銲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