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6年2月6日的高雄美濃地震,整整兩年後的同一天發生了此次花蓮地震。前者有維冠大樓倒塌,造成115人遇難,後者有雲門翠堤大樓倒塌,造成14人遇難。前者的災情尚仍歷歷在目,後者的災情旋即接踵而至。在此次地震事件後,行政院長賴清德於2/26日舉行「全國建築物耐震安檢暨輔導重建補強」記者會。賴揆宣布,今年政府將以4年投入60億的預算,推動五大策略,包括:「建物快篩」、「耐震評估」、「重建補強」、「階段性補強」、「金融協助」等,以及相關補助以及協助措施。這正足以顯示在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與此次花蓮地震二者的加成效應,已經對整個社會產生了顯著的衝擊與影響。

國震中心同仁於災後第一時間趕赴災區勘災,以了解與蒐集第一手震災資訊,其目的是在震災現場未被破壞前,了解結構物損傷情況,探究原因,或有新發現、或可作為後續修訂相關規範與研究工作重點的參考。此次地震事件的特點有三:一是前震與餘震不斷、二是主要災損點均沿斷層線兩側分布、三是嚴重災損的建築皆為軟弱底層塌陷。因此了解此次地動特性與探究建築物倒塌破壞的原因,是本次勘災的重點。而勘災的範圍也主要為沿米崙斷層與嶺頂斷層沿線的地工、建築、橋梁、管線與非結構物為主要對象。期待透過此次研討會的舉辦,與各界共同分享與討論此次勘災的成果與心得,或將有助於推動危險老舊建築的耐震評估與補強工作。

 
   
NCREE | 個資宣告
 
©2005-2025 Powered by CWM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