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地震工程學會設有「地震工程傑出貢獻獎」,旨在表揚對地震工程事業有特殊貢獻者。凡對地震工程學術研究、技術發展、設計施工或相關事業有特殊傑出貢獻者,均得被推薦為候選人。本年度得獎人為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張國鎮教授及台聯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柯鎮洋董事長。
張國鎮教授於1985年自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取得博士學位,1991年返國於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從事教育服務與研究工作至今,期間亦曾擔任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以及多個學會理事長,並獲頒多項會士與院士榮譽。張教授肩負臺灣地震工程界首席科技志工之角色,秉持學以致用、用以致學的精神,致力推廣研究成果具經濟及功能競爭優勢,使其落實應用,並以達成強化地震減災研究、建構耐震永續家園為責任。
張教授之主要研究方向為橋梁工程與隔減震技術,包括:(1)帶領台灣建築及橋梁耐震設計規範、耐震能力評估與補強準則之研擬與更新;(2)因應複合型災害課題,跨領域整合共同研發智慧雲端監測預警系統,其已落實應用於國道1號與3號高速公路;(3)從事創新隔減震技術及新材料新工法開發,隔減震技術如「中間層隔震系統」,目前臺灣一半以上的隔震建築均採用此創新技術,以及「斜面滾動隔震平台」,其已落實應用於許多高科技廠房精密設備、資訊機房、防救災單位、文物典藏設施等,並經歷多次真實地震考驗,新工法如「預鑄節塊橋柱系統」、「波形鋼腹板複合橋」、「H型鋼及混凝土複合式橋墩」、「緊急救災用複合材料輕便橋」等,其中「預鑄節塊橋柱系統」已落實應用於臺中生活圈4號線大里聯絡道工程與高雄港聯外高架道路計畫新生路及漁港路高架橋工程等。
柯鎮洋董事長為國內外知名工程師,投身於土木及結構工程工作近40年,專長涵括土木工程(含水土保持)、道路橋梁工程(含公路與軌道運輸)、建築結構工程、醫院結構工程與工程專案管理。
柯董事長參與多項國內外大型與知名工程設計、施工與管理,如高鐵工程、慈濟臺中潭子園區(採隔震技術)、台北市饒河街夜市附近的跨基隆河人行彩虹橋(採用S型曲線橋體以及鋼肋拱型梁)、新北市陽光橋(採弧形動線,以吊索施加預力懸吊橋面板以及支撐主梁)、臺中新市政中心等。
此外,柯董事長參與國內許多重要設計施工規範、標準與手冊的編著,並發表多篇工程論文,亦擔任相關技師公會幹部服務多年,熱心參與公會及公共工程委員會工作,對於國內地震工程之發展以及產官學研界間之整合、聯繫與推廣,有傑出之貢獻,過去曾獲頒會士、傑出校友、傑出系友、優秀工程師等榮譽。
為推崇張國鎮教授及柯鎮洋董事長對於地震工程之貢獻,中華民國地震工程學會於106年度會員大會前,舉辦「結構設計、控制及補強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