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震出了中國豆腐渣校舍的問題;而921地震後,台灣校舍耐震能力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試問有誰願意將子女送到豆腐渣校舍中求學?因此,國家有責任提供安全且符合教育需求的環境,以保障學童受教育的權利與義務。災後重建的新校園規劃,突破了傳統標準校舍的框架,創造出人與境結合的空間,賦予校園多元的教學與生活環境。至於多數倖存的校舍,將有耐震補強的需求,但耐震補強工程的推動,對校園環境的衝擊影響,往往存在負面的聲音,例如校舍外觀缺乏美化,使用性不佳等。因此本演講邀請湯教授以教育家的角度,著眼如何在補強工程設計概念中,注入校園規劃概念,不只提昇結構安全,也可提供舒適的校園環境,滿足師生對校園空間的使用需求。
NCREE
|
個資宣告
©2005-2025 Powered by CWMS.
All rights reserved.